2022 活结单肩包
制作一个拥有大容量的包是这次的主要目的,可调节单肩或斜跨是预想功能。整体设计风格是以大轮廓为主,保证结构受力均匀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可见缝线。
灵感来自3款包,第一是Charles&Keith的单肩包(某宝有售),看到小h书博主背是因为他是彩色, 侧边肩带延伸至底部形成的包的厚度。
(截图来自某宝)
第二款是COS的单肩包,底部折叠像折纸是立挺的构造,侧面看不见任何缝线,用五金件固定和调节肩带。
(截图来自网上)
第三款是CELINE的托特包,不确定侧边的打结是装饰还是功能,底部缝合方法如下面提到的第四参考。
(截图来自网上)
第四重要参考来自一般牛皮纸袋的纸折图样,这是为了达到侧边不可见的缝线在底部。
(截图来自网上)
包身尺寸:300mm高×350mm长×100mm厚
肩带尺寸:120mm宽x看情况长
因为复杂程度,这次无法徒手在皮上画图纸,用了REVIT把整体图纸画出来,然后把部分尺寸按照1:1画在纸上,没想到在短边侧面缝合线的位置,还是出现了严重误差将近10mm,误差来自少算了重叠的3mm缝隙叠合处,导致包身厚度不够达到100mm,缝线也不居中的问题。
(切完才发现的问题)
(尝试重新设计)
后为了掩盖的解决方法是用宽120mm的肩带去遮住整个包的侧身延伸至底部,视觉上遮住了里面偏的缝线并且可见的缝线是居中的。
(你不说,我不说,没有人发现我设计错了)
在没有缝横向的线以前,这里是一个及其脆弱的结构连接点,清楚能看见因为肩带对居中缝线巨大拉扯出现的折痕。
底部的构造就像那个牛皮纸袋折叠方式,因为粗心画错线,多打了一排洞。
包的底部尺寸很大,为了可以放重物却不会导致过分的凸出,多缝合了一块皮料用作底部支撑,内部看也会精致一些。整个包身我保留了背面的绒面,缺点是皮边缘有毛絮,而且容易掉渣,但是我依旧爱这种随意,粗野的细节。
(诶这个失误你也看不到因为在底部……)
(包内底部,同时缝合3层皮是有点费劲)
(肩带也保留了毛绒面)
(边缘的毛絮)
考虑想做可调节的肩带,五金件可以是很好的解决办法,但是想持续使用缝线代替五金件的方式固定皮料,就否定了这个方案。预想打结作为装饰固定在外面,伸进开的洞口,用错位的方法固定可调节的肩带,这样的缝线会减少,但是因为处于包的边缘,皮料柔软,长时间使用必定会变形,还是否定了这个方案。
(多一个颜色在包身上其实是我想避免的)
如果打结作为功能的话,用两层皮加固,留住了往上翻的区域,比完全开洞可能要更能受力,可以挡住一部分打结带来拉扯的力,肩带穿过后可以在任何地方打结,单肩或者挎背都可以。
(这个结始终足够大,不会轻易从洞中溜走)
整体看这个包和CELINE的托特更相似,只是细节的比例大小改变了。单肩背的方式着重凸出了宽肩带,单层皮柔软但是缺点是不够硬挺。很满意粉色肩带以几何图形的方式,占据很大一部分身体的比例。而侧身的和身后的打结依旧体现了皮料的柔软和光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