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 祖母绿法棍包

这算是个有年份的包了,12年在英国的时候买的,当时奥克兰也突然火起来,还帮朋友在Old Spitalfields Market买了纯手工的挎包。

牌子the Cambridge satchel,我看中music case铁杆的设计,挑了饱和度很高的祖母绿色,订了无色烫印,拿到的时候无奈他们把名字印成黑色,我用卸甲油和针试图去挑掉黑色,弄得烫印很斑驳。

(你绝对见过的款式)

(你绝对见过的款式)

IMG_0919.jpeg

现在的版本明显精致很多,连铁杆都重新设计了。

前段时间在处理旧包的时候唯独这只包无法卖因为有烫印,转念一想把可以重新利用皮。这个包整体来说设计简单,衔接处少,没有内衬,大面积平整。第一件事就是拆包,拆包的过程中,就能发现皮质,机器缝线,都是非常粗糙的,但是不得说这个设计到现在还是一样好看。

IMG_0880.jpeg
IMG_0882.jpeg
(一圈现有的洞,中间是我标记的新洞。)

(一圈现有的洞,中间是我标记的新洞。)

把原有打洞的边缘和无法摊平的都裁掉。

IMG_0918.jpeg

这两年给自己做了很多包最后每次出门还是背ck画的帆布包,轻松,实用。但是也不否认偶尔会去找一下新款包包搭配,喜欢的款式还是会收藏起来。腋下包/法棍包最近太火,也的确能让穿搭加分。法棍包的基本形状是长柱形,裁剪完的皮料一卷,就和理想中法棍包的尺寸就很接近。

(肩带的设计是从后方跨到前方,想借鉴这个设计。)

(肩带的设计是从后方跨到前方,想借鉴这个设计。)

只使用了一半的皮料制作以下的 法棍包。

设计阶段除了整体形状有了方向以后,部分细节灵感来源于他人,也想尝试一下自己凭空想的缝制细节,想要不浪费的使用90%的皮料其实考虑的东西不少,例如选择哪一块皮料裁剪才能不浪费另外一块,哪一块有哪些缺陷是可或不可遮掉或者保留的,是否可以把原本的logo留在正面/背面,烫印留在正面/背面/侧面,哪些部件能重新使用后依然看出是原本设计的细节,等……

IMG_0937.jpeg
IMG_1882.jpeg
(一开始太难缝,缝断好几根针,还想尝试其他的缝法都放弃了。)

(一开始太难缝,缝断好几根针,还想尝试其他的缝法都放弃了。)

IMG_1883.jpeg

画设计图的过程就开始考虑缝制细节,前后关系。我几乎是边切皮边设计细节,待到把所有需要的皮料准备好,用夹子夹住看整体比例,再边计算各个角落应该需要的距离,标记,给需要打洞的边缘划线。然后一口气把洞敲完,也有些标记没有敲洞,就留下草稿在皮料上。一切就绪就可以开始缝制了,边缝制边安排缝制的前后顺序。

IMG_1884.jpeg
IMG_1886.jpeg
IMG_1894.jpeg
IMG_1895.jpeg
(打歪的烫印。)

(打歪的烫印。)

前期设计的时长不确定,后期缝制大约花费了不止6个小时,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皮太厚,敲完洞还手动的扩大每一个洞,再加上指甲被咬没了所以用力会疼。

设计上来说,保留了铁杆,只是这个部件的使用方式不一样了,原本是卡在提手后方,我改成了用一片皮料卡在前方。用缝皮带去遮掉原本的洞。保留肩带,缩短肩带。肩带从后侧跨到前侧所有需的圆环在底部边缘,前侧的圆环也可以从底部滑到后侧,将会和后侧的圆环处于一条线上。这样的背法估计可以被在后背,但是感觉东西都会掉出来😅。拎着肩带的时候整个包是不平衡的,会完全往一边倒😅,得好好夹在腋下。我估摸能装得下钥匙和卡包,手机还是手拿吧😆。

虽然说制作包包是个手艺活,但是我更偏向作为设计师,谨慎的对待每一个敲的洞和圆环离边8cm的距离。今天又完成了一只不实用的包包。

(不平衡!)

(不平衡!)

IMG_1905.jpeg
IMG_1901.jpeg
(lf说像只鞋。)

(lf说像只鞋。)

(圆环都可以在后侧。)

(圆环都可以在后侧。)

(皮料上的草稿-未打的洞。)

(皮料上的草稿-未打的洞。)

有没有人想一起穿绿色出街。

预计再会组织一次皮具课堂,人数2-3,入门级的进阶版,有关费用可以点击workshop页面。过往制作的包可以看LEATHER WORK主页面。

Previous
Previous

2021 编织单肩包

Next
Next

2020 手工皮作课